星期日, 2月 08, 2009

第一次讀書會的省思

昨天第一次的跨國三人讀書會,最後變成有一些情緒的辯論會。本來是要談談各人看普賢行願品的讀書心得,但是大家都沒有準備好,後來卻變成討論前兩天引發爭辯的戒律話題。 在看細看戒律的時候,有些在家眾的條文,好像一時會令人難以接受,但是如果我們捨棄那些枝微末節,用高一點的層次來看戒律設定後面的原因,是為保護眾生不墜三塗,是為提醒眾生隨時護念其心,直至成佛,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。 地藏和諸大菩薩在地獄三塗中汲汲營救眾生,佛陀又那裡會故意設定戒律,而使眾生多造地獄之因?   不然維摩詰居士也不會阻止優波離說 :”無重增此二比丘罪,當直除滅,勿擾其心!”

在被問到釋迦牟尼佛以何說法,維摩詰居士不也回答眾香國來的菩薩們說:

維摩詰言。此土眾生。剛強難化。故佛為說剛強之語。
以調伏之。言是地獄。是畜生。是餓鬼。是諸難處。
是愚人生處。是身邪行。是身邪行報。是口邪行。
是口邪行報。是意邪行。是意邪行報。是殺生。
是殺生報。是不與取。是不與取報。是邪婬。
是邪婬報。是妄語。是妄語報。是兩舌。是兩舌報。是惡口。
是惡口報。是無義語。是無義語報。是貪嫉。
是貪嫉報。是瞋惱。是瞋惱報。是邪見。是邪見報。
是慳吝。是慳吝報。是毀戒。是毀戒報。是瞋恚。
是瞋恚報。是懈怠。是懈怠報。是亂意。是亂意報。是愚癡。
是愚癡報。是結戒。是持戒。是犯戒。是應作。
是不應作。是障礙。是不障礙。是得罪。是離罪。是淨。
是垢。是有漏。是無漏。是邪道。是正道。是有為。
是無為。是世間。是涅槃。

所以戒律只是一種接引的方法,但是後面的罪報卻不是目的。 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眾生由戒而生定慧, 進而脫離六道輪迴!!

又剛剛讀到維摩詰經裡的一段話,心有所感: 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 不同層次的人聽到的是不同層次的法。菩薩聽到菩薩法,羅漢聽到羅漢的法。凡夫則聽到人間法。每個人的根器不同所詮釋的也會不同。 又何必一定要別人和自己一樣?

所以這裡而沒有什麼絕對對錯的問題,每個人都依據自己修行的步調去做,我們如何知道現在所堅持的一個論點,不是在業障現前時的一個障礙? 如果用比較同理心和慈悲的心去對待,是不是比較能夠心寬氣和? (前兩天不是才說過慈悲心和包容力嗎? 怎麼就忘了? )不然菩薩們看到如此多冥頑不靈的眾生,早就不知道得了幾次心臟病和高血壓了! 我們自認為佛弟子,又豈能為一點點小的挫折而心生退轉呢?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