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修
我們看一個人的修持好不好,不是看他講的理論有多高,而是看他實證的境界是如何。佛法是要拿來受用的你學了多少?而能受用多少?--這樣,佛法對你才有意義。
佛法不只是言說,而是一種心領神會;必須用自己的身心去體驗,它不只是一種理論。
許多佛學大師常常流於這種弊端,只把它當學問來研究,對佛法沒有信仰、不肯修持;站在學問的立場研究佛法,這僅止於意識的範周而已,永遠達不到實相;一定要透過修持、身心體驗,才能證入實相。否則只是一種文字的遊戲,思考的遊戲。
突破
修半天,眼睛一閉,都是黑睹的。很明顯,凡夫的習氣都沒有轉,仍被物理性所範園,被地、水、火、風所限制。
我們就是不甘於被限制,所以才要突破,才要修行。從粗的四大,進入細的四大,再進入完全清淨的四大',回歸到光明體;密宗強調報,身、虹光化身,就是這個道理。
以真實句說真實
權巧方便是不得已的,為了讓大家聞法有興趣,才偶而穿插一些笑話,加油添醋;這絕不是說法的本懷。最高明、最有智慧的說法是句句如實,以真實句說真實,沒有什麼權巧方便,而眾生依然能心領神會、虔誠聆聽。
自在
一個人如果他的心不跟外境相應的話,他當下就自在了。因為外面一切的存在,對他來講是不相應的。
那麼我們為什麼那麼容易不自在呢?因為從小時候的教育,就都是教我們要如何向外反應,不但要勤於反應,而且要愈快愈好,也就是外面一動、一靜,都要你去反應。久而久之,你就養成反應的習慣;很自然的,我們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轉,被外境所左右。因而造成了情緒上的浮動,很難安一固定自在。
自悟
真正悟到最高的道理是憑自悟的。
我們雖然教化一切的眾生、渡化一切的眾生,不能說你在渡化一切眾生;因為,一切眾生,他之所以得渡,都是由於他自己的條件其足而得渡的。
永無止盡
學佛常犯這種毛病:告訴你 :「因緣生以後才有事。」
那你就說 :「我不講因緣生,自然沒事。」
有那個念頭開始,你就在懈怠墮落了。
講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是要你善取它的意義。若覺得這件事有意義,就要講因緣生起,掌握因緣,讓這個善法生起。不是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到最後竟無事可做,那就不對了。
剛開始學佛,首先就要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」沒有透過這兩個條件,是無法自淨其意的。
根據我們過去的業力,也就是行為所造成的習氣,大部份都是偏往輪迴的路上走,不然我們早就解脫了。所以學佛一定要提起來,而不是放下。要放下的是不如理的思維、那些壞的習氣,否則都不該放下。
為什麼不該放下? 因為「不可得少為足」。包括你看佛經都不要以為看一點就夠了,修行也不要修一點就以為夠,一天修法坐個二小時,就以為夠。若愈坐愈覺不夠,愈修愈覺不夠,就代表你這個心的可塑性愈來愈強。
包括所有的創作都一樣。你如果以為夠,就從那時刻開始退化,要以為不夠,才能永遠增上、不斷提回升。
學佛首先要肯定:「佛」絕對是一個大圓滿,所以永遠沒有夠的時候。大而無外才是大圓滿。
所以你要涵容多少東西,就要用多少心力。一直去追求,一直去雕琢自己,讓自己的起心動念都很正確;進一步,使起心動念都有饒益性,那個時候才像菩薩。起心動念都有饒益性才是菩薩,而不只是「對」而已。起心動念都對了,那是羅漠,是小乘階段--問心無愧。
一定要到起心動念,一切都純善,都是饒益性的,那時才是走上菩薩的路。羅漢是成不了菩薩、成不了佛的。
所以說,學佛是一條永無止盡的路。
前五識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這前五識它只是被動的。五根只是個工其而已,訊息進來,五根只是接受的工具;至於進來後你怎麼想它,這完全是第六識、第七識的作意,它才是主動的。
眼看到好的,也不是它想看的;眼看到不好的,也不是它想看的。完全是心的意思,也就是第六識、第七識的意思。
從這個地方,我們就可以了解到,修行到底要從何處下手。五根是被動的,不能修它,要修行就從六、七識下手。如果你心清淨,即使吃到苦的,都會甘之如鈴;如果心起錯誤的想法,我要吃得好、吃得舒服,我要去吃海鮮,那麼,嘴巴便成了造罪的工具。
所以如何善用五根,就看你的心如何思維了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